咨询电话

028-83167380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新闻中心首页 > 新闻中心
“空气”用日语怎么说?
日期:2019-12-17   浏览次数:
日语,或者和日本人交流,有一个问题大家都会面临,那就是——“读空气”「空気を読む」。
 
「空気」在这里是指“雰囲気”(气氛)的意思,而「読める」是“分かる” (明白,理解)的意思。
 
 
 
根据这个词,还有一个延伸词为「KY」,即「空気を読めない」的罗马音缩写,分别取“空気(KUUKI)”和“読めない(YOMENAI)”的首字母组成。
 
大家平常刷微博或者弹幕时经常能看到,翻译过来大概就指“没眼力见儿、不会按照当时的气氛和对方的脸色做出合适的反应”。
 
 
 
日语字典中对「空気を読む」这一词语的解释是:
 
その場の雰囲気から状況を推察する。特に、その場で自分が何をすべきか、すべきでないかや、相手のして欲しいこと、して欲しくないことを憶測して判断する。
 
能够根据那个场合的气氛推测状况。特别是揣测在那个场合自己应该什么,不应该做什么,对方希望自己做的事,以及不希望自己做的事,然后进行揣测判断。
 
简单说就是:能够察言观色、随机应变、情商高。
 
 
 
“做一个察言观色的人”虽然听起来似乎很假,但是知道什么话该说,什么话不该说,把握好度,也是如今的社交礼仪。
 
特别是职场中,领导不会直接批评你,也不会直接指出你工作中的具体失误,只是云里雾里说一大堆,这就需要大家靠自己“悟”了。
 
那么,究竟该怎么做,才能读懂日本人的「空气」呢?
 
 
 
 
 
日本是个很“暧昧”的民族,他们在很多事情上不会直接表达出来,尤其是在拒绝别人的时候,也不会直接说出来。
 
这就要求下属具备一种素质,即「推し量る(揣度,猜想)」「思いやる(想象,推测)」的能力,这也可以称为「察し(体察,体谅)」。
 
而「察しが良い(通晓人情,体谅人)」和「察しが悪い(察觉力差,不通人情)」也就成了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标准了。
 
 
 
 
 
这种思想其实对年轻人和职场新人来说压力很大。因为他们需要对年长者、上司的所思所想,一言一行进行猜忌考量。因此,所谓“空気”其实是指由年长者、上司等地位较高的人营造出的气氛。
 
而且,因为“读不懂空气”而被孤立排挤、甚至被辞退的也大有人在。
 
 
 
 
 
那么,「空気を読む」需要注意什么呢?
 
注意倾听
 
“读不懂空气”,很可能是因为你在与人对话过程中,只顾自己的感受,没有考虑对方。
 
如果会话只是一个人单方面的表现,那就达不到沟通这个目的了。能够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,也是很重要的。
 
 
 
話しかける間/搭话的时机
 
向对方搭话的时机也很重要。有困难第一时间自己想办法解决,不要总想着让别人帮忙。
 
实在需要帮忙的话,不要在他人很忙的时候开口。不要觉得什么都理所应当,别人花费了时间帮你,你应该心存感激。
 
 
 
心理的な距離/心理距离
 
日本人对于“内”“外”的界限是很明确的,而且也别不喜欢别人“越线”。所以要避免“自来熟”“强行拉关系”。
 
 
 
氛围解读能力
 
「空気を読む」也需要大家知道“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”“对什么人说什么话”。
 
你需要特别留意对方的“视线”“姿势”“动作”等,来推测对方的心理活动和真实意图。因为相比较语言,某些无法用言语来表述的「しぐさ(动作举止)」,才蕴含着一个人的真心。
 
 
 
最后想提醒大家一下,虽然“读空气”是作为成年人多少都需要必备的,但是过犹不及,时时刻刻都“读空气”,就变成了“讨好型人格”,最后委屈的还是自己。凡事都要有个度。